新闻

新闻8点见丨我在非洲当医生;高墙内的“数字金融生活”

来源:凯发官网首页    发布时间:2025-08-20 08:05:51

  

新闻8点见丨我在非洲当医生;高墙内的“数字金融生活”

  一群中国医生踏上了非洲的土地。今年3月,第31批援几内亚中国医疗队从北京出发,在位于科纳克里的中几友好医院展开了支援工作。今天是中国医师节,我们连线位援外医生,听听他们的非洲见闻。

  姚伟伟说,到几内亚已经快半年了,说说我的非洲同事吧。她是一位50多岁的女士,几内亚人,我们大家一起出中医科门诊。她喜欢中国民间传统文化,曾在四川和山西进修中医,知道食疗,对太极拳感兴趣,会用中文打招呼。她的老公也是一名医生,在中国待了7年,汉语说得很好,经常来门诊和我们聊天。

  没错,非洲人也学中医。事实上,我这位同事的门诊评价还不错,基本能独立完成针灸、艾灸、拔罐等操作。我从国内带来了一些工具,譬如火针,一些久病瘀滞、虚寒怕冷的患者,普通针刺效果不太理想,火针的温通能起作用,这对她来说是新疗法。之后,我还想把小针刀疗法在几内亚开展起来,丰富当地中医药的治疗手段。

  今年五一劳动节前的一个傍晚,一位在几内亚务工的中国人被送到急诊,当时他的左侧肢体完全瘫痪,排尿障碍,初步判断是急性脊髓炎。该病需要用大剂量激素做冲击治疗,伴随比较大的副作用,因此就需要明确诊断,但急诊没有磁共振,磁共振室又下班了。我们大家都希望他的治疗越快越好,当时我和神经内科的同事赶到了现场,我打开磁共振室给他做了检查,我们确定急性脊髓炎后,马上就给他做了治疗。非洲的医疗条件有限,患者的情况稳定一些后就回国内继续治病了,我们觉得很欣慰,如果没有快速处理,他的病情是不能上飞机的。

  在几内亚我的工作要广一些,既要做影像诊断,也要兼顾扫描,还要组织培训、参加多学科协作和病例讨论,见到的不单是2D的黑白图像,而是一个个鲜活生动的患者,能看着他们从病情那么重到慢慢恢复,成就感和欣慰感要更直观一些。

  我在非洲最惊险的一次经历,是为一位骨折病人举着手电做手术。这名患者伤情严重,全身多发骨折,一侧的上臂、前臂、大腿、小腿都折了,大量失血,送到医院时已经是休克状态。医疗队出动了多学科抢救,稳定后收住院,调整了一段时间,我开始给他做手术。

  在这边停电很常见,医院也备有发电机,对骨科手术来说,只要有局部打光,有的部位是能够继续操作的。这个患者就碰上了停电的情况,我也不是第一次经历,觉得几分钟就来电了,于是打着手电继续做。但那天不知怎么回事,停电持续了很久,发电机也没启动。和几内亚的骨科主任商量了一下,大家认为会来电的,手术还能坚持,没想到那天停电持续了一个多小时,手电没电了,麻醉剂的应急电源也撑不住了,最后监护仪都没电了。这次手术只做了一部分,来电之后我们心有余悸,又过了一个多星期才把手术做完。好在患者结果比较好,术后顺利出院了。

  海南的盛夏,台风刚过,空气闷热潮湿,文昌市昌洒镇东泰山村的符克烈士纪念园,紫红色的花怒放着。

  这里纪念着一位华侨抗战烈士,在日军侵入海南岛、国家危亡、民众逃难的关头,这位青年放弃海外优渥安逸的生活,带领“琼崖华侨回乡服务团”,逆着逃亡的人流,突破重重阻碍回到抗战一线,只为“尽自己之天职,尽其能力贡献于民族解放之事业”,甚至做好了牺牲的准备。

  四封被精心保管85年的家书,一张临行前家人含泪拍摄的遗照,一段女儿关于父亲符克仅有的回忆,拼凑出抗战烈士符克短暂而深远的一生。

  50多年后,四封家书回到了符克女儿符曼芳的手上,信纸磨损破碎,字迹也有些褪色了。对于4岁丧父的她来说,对父亲的印象很模糊,那是她第一次看到父亲的字迹。“我觉得很珍贵,一点一点拼接上,一个字都不让它掉。”符克的一生虽短,但对符曼芳来说,思念很长。

  在上海市周浦监狱三监区的走廊里,服刑人员王军(化名)把脸对准电子屏,系统精准识别出他的身份信息。3.5厘米厚的屏幕上,购物、账户查询等功能清晰可见,账户余额就显示在页面右上角。

  服刑人员王军(化名)正在民警陪同下通过“服刑人员综合金融管理平台”配药。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俞金旻 摄

  8月15日,上海监狱系统服刑人员综合金融管理平台正式运行,这个智慧系统正在重构高墙内的“数字金融生活”。

  周浦监狱民警向记者介绍,“服刑人员狱内账户中可用于狱内点购的金额,是根据其不同的处遇等级进行消费控制的,不能超过规定额度。服刑人员每个月可以‘开大账’消费,点购多少物品均在屏幕上实时显示,用了多少,还有多少额度,一目了然。”

  “入狱前我把网购当家常便饭,没想到在这里还能继续‘网上操作’。”在周浦监狱已服刑三年多的服刑人员王军滑动着三监区终端的触摸屏,指尖停留在一款钙奶饼干页面。

  他告诉记者,其现在的处遇是“宽管级”,每个月可以额外点购部分生活用品,例如牛奶、饼干、卫生用品等,触摸屏上实时滚动着各种商品的图片和售价。不过,屏幕上醒目的警徽和监狱名称交替出现,仍会提示警醒我们这是在监狱监区的核心管制区域。

  这套被监狱民警称为“大墙内的网购平台”的系统,将商品选购、被服申领等多项生活事务数字化。采购单电子化后,新入监服刑人员首次登录即可生成账号,根据处遇等级变化,消费限额维度自动匹配,日用品组合推荐,使购物效率提升70%。

  当记者即将结束采访离开监区时,王军正通过综合金融管理平台在监区走廊上的终端机查看自己的点购信息和消费记录。他和记者说,自己的刑期还剩700多天,希望将来回归社会后不会脱节。

  8月17日,在2025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足球赛项3V3决赛上,中国农业大学山海队以3:0的成绩夺冠。当天下午,队伍又在足球5V5决赛中获得季军。

  8月17日,2025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足球5v5半决赛开赛,农大工院队对阵HTWK Robots。新京报记者 王子诚 摄

  此次比赛有哪些亮点?为何机器人踢足球能力和比赛观赏性有了突飞猛进的提升?对此,记者正常采访了中国农业大学工学院副教授、山海队指导老师胡标和山海队队长杨可畅。

  杨可畅表示,机器人足球赛有近30年的历史。1996年,机器人领域的一些科学家在学术会议上聊到很火热的世界杯,畅想以后研发的机器人是不是能够和人类在赛场上一决高下。他们都以为这一目标会在2050年实现,并决定举办RoboCup(机器人世界杯)。这个比赛在国内外机器人圈子里很知名,希望能够通过每年的比赛促进机器人发展迭代,并朝着2050年的目标靠近。这一赛事还在中国办过两次,分别是在2008年的苏州和2015年的合肥。

  RoboCup中很多组,其中最重要的组就是人形机器人踢足球组,都是通过自主运动实现的,里面又细分为小型组、成人组、标准组等。所以机器人足球经过近30年发展到现在,赛制和规则已经比较明确。

  杨可畅表示,机器人本身就具有运动控制能力,队员们将他们想要在足球场上实现的战术通过代码的形式编写出来,再运用到机器人上,机器人踢球时会自动根据预设的战术执行进攻和防守。“在底层运动控制之上,我们写代码实现机器人在场上该往哪走、速度是多少、需要转向的角度是多少、接下来要做的是找球还是踢球等。”

  他特意提到,以往运动场草坪上的线是用白漆画上的,机器人行走较多时,白漆会褪色,对机器人的视觉识别有很大的影响。“此次人形机器人运动会的草坪使用的白色的草,赛场条件是很有利的。”

  胡标表示,机器人足球赛去年整体上还不是很流畅,但今年观赏性已经大大增强。机器人跑步、防冲撞、识别定位能力达到一定水平后,就可以在工厂结构化的场景中进行识别抓取、搬运、分拣等工作。它们在障碍物挑战赛的复杂路面上走得很稳,也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比如很多农民的果园是非规范化的,坑坑洼洼,很难进行机械化采摘,未来使用人形机器人进行采摘也是可行的。

凯发官网首页

新闻中心

联系我们

CONTACT US

联系人:刘先生

手机:13728593612

电话:13728593612

邮箱:L84168416@163.com

地址:广东省肇庆市